【最新版】2015年香港大学研究生面试经验
发布时间:2015-02-02 20:26:06 阅读量:1329
香港高校研究生院校申请基本到2014年12月为止已全部申请截止,接下来的香港高校研究生面试即将迎来面试旺季。自2009年优朗举办香港研究生面试培训以来,优朗英语在历届面试的学员中得出结论:专业词汇少、回答没有针对性、不自信、 不积极等……这是面试官反馈的大部分内地学生主要的“四不足”。优朗出国面试部JOFFY建议,学生要多了解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时事新闻、政治制度,流利、自信地完成面试,录取的几率才会提高。 首先,不足之一—回答没有针对性 教授A问:“你为什么会选择到香港读硕士?” 面试学生B答:“因为我喜欢香港。” “学生并没有理解到问题的核心要素。”业内人士分析,这种问题是提问概率极高的问题。小祺本科读金融专业,应该更多地表达对金融专业以及香港金融市场状况和优势的认识。此外,回答时一般会涉及到基金、汇率等词汇,学生需积累相关词汇,有利于快速组织相关内容应答。其次,面试不足之二—专业词汇少,应变能力差 小刘目前本科是医学专业,面试时,面试官问她:“中国与海外的医疗环境有什么不同?”而小刘只能用断断续续的单词来回答,无法向面试官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。“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英语语法较弱,且专业词汇积累较少。”优朗以这位同学为案例,建议,此类学生除了要加强口语的练习,还得多参加模拟面试,锻炼自己的思维反应能力,提升应变能力。然后,港大面试不足三-口头语多,显得不自信 优朗对参加过研究生面试培训的学员进行回访时发现,面试时,有些学生会出现一些降低印象分的情况,如不敢目视面试官;音量小;多次出现“哦”、“唉”、“maybe”、“I think”等语气或词眼。港大研究生面试部Kate老师说,这类学生的面试状态,极易让面试官觉得学生对自己回答的内容并不肯定,或学生本身不自信。“这种不自信的状态有可能源于性格、紧张等各种原因,但其实可以通过前期的训练来改善。” 最后,面试不足之四-群体面试环节不积极 据悉,进行个人面试之前,申请商科专业的学生可能还需参加群体面试,由于表达能力、反应速度、性格等方面的影响,有些学生容易因“不积极”而失分。在群体面试环节,一般在面试官提出问题2-3分钟后,学生就要开始抢答。在如此短的时间里,学生该如何快速组织语言应答?“群体面试环节的问题多与大陆与香港的时事新闻相关,学生可事先多准备一些时事课题,以备有‘料’可答。”业内人士表示,其实答案本身并无对错,建议学生学会积极表现自己,做个Outstanding Student(优秀学生)。优朗英语港大研究生面试教学主管Joffy针对如何提高录取率给出建议多看新闻多练口语 据了解,在香港院校的面试环节,香港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的商科专业面试难度系数较高。特别是在申请金融或经济专业的面试中,学校可能会提出“滴滴打车产品的出现对大陆的出租车市场有何影响?”“中国的计划生育该不该取消?”甚至是“对中环事件的看法”等问题。 以“滴滴打车产品的出现对大陆的出租车市场有何影响?”问题为例。业内人士建议,回答者需从商业角度出发,剖析滴滴打车最近有何新闻、对老司机生意的影响、市场空车率是否有降低等相关内容。“学校一般都会结合时事、专业知识、政治制度等内容进行提问。学生一方面要多了解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时事新闻、政治制度,另一方面要多积累专业英语词汇,并加强口语练习,保证能够口语流利、自信地完成面试,录取的几率才会提高。” Joffy 认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