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大毕业生不用愁高薪
发布时间:2014-09-24 13:44:37 阅读量:
“这里的教育方式跟内地是完全不同的。”刘小璐是港大金融系应届本科毕业生,她对在港大的3年学习生活深有感触。之前,港大安排她在复旦大学读了一年预科。 她说,在港大学习自主性很大,“学校将不会规定去选择某些课程,而是提供了许多专业的课程,以及其他学科的拓展课程,自己可以选择那些未来发展需要的。” 港大学生一般要做5件事:“学习”、“上庄”、“住hall”、“兼职”和“拍拖”。其中上庄即是参加学生社团,能够很好地培养自身的领导和组织能力,提高社交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,积累经验。“住hall”即是住宿舍,港大每间宿舍都有自己独特的舍堂文化以及良好的学生自主管理。 港大提出并倡导的“全人教育”,要求学生的应变能力,表达能力要强。除了中文、日语等极少数专业科目外,港大所有课程授课和笔试语言均为英语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郑晓齐教授介绍说,港大学生最大的体会和感受就是学校特别尊重他们。这一点,刘小璐深有体会。“比如转系这么大的问题,只要你写一封理由充足的信就ok了。” “相反,内地大学在教育方式和理念上跟港大的差距,突出表现在对学生重视不够,投入不够,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利益。”郑晓齐说。 9月份,港大毕业生刘小璐将去法国里昂高等商科学校攻读管理学的硕士。她告诉说,她周围的同学一半出国继续深造,其中大部分去了英美知名大学,一半留在香港就业,有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,有去投资银行的,月薪一般三四万港元。 港大发布的“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”结果显示,该校99%的毕业生就业或升学,平均月薪1.4万多港元,最高月薪达7.4万多港元。 郑晓齐教授认为,对内地生而言,如果打算读完本科后继续深造,尤其是打算去国外深造,国际化的港大是一个很好的平台。 |